于文华专访及于文华博客

众乐多签约律法顾问2025-02-15 09:04:01112阅读0评论

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众乐多普法小编有幸给你分享于文华博客于文华专访,快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吧!

下面这个图上 的明星是谁啊?我忘记了

应该是李倩。

昵称:小倩、倩倩

出生日期:1984年3月6日

生肖:可爱的老鼠

星座:双鱼座

出生地:湖南长沙市 现已定居北京

身高:158CM

体重:40KG

血型:B型

方言:长沙话 北京话

难忘拍档:每一个都很难忘

小学:长沙育新小学

毕业学校:北京陈爱莲舞蹈学校

兴趣:看电视 吃东西 上网 逛街 爱玩

嗜好:睡觉再睡觉

圈中好友:赵子琪 陈筱诺(陈实) 乔振宇 刘芸 袁菲 刘冠翔 肖雨雨 冯绍峰 董璇

家庭:父母的独生女儿

有的舞蹈经历:忘记了

口头禅:还行吧

个性:开朗 活泼 直率 爱笑

喜欢的卡通:小新

喜欢的动物:3分钟热度

喜欢的季节:都喜欢啦

喜欢的国家:瑞士

喜欢的歌星:不固定 只要有好听的歌就好

最喜爱的颜色:黑色 灰色和白色

最喜的艺人:张曼玉 梁朝伟

最喜爱的食物:冰淇淋 巧克力

希望演的角色:坏女人(已尝试)、智障、未婚妈妈(将挑战进行到底)

签约公司:华谊兄弟

[编辑本段]演出作品

电视剧集

2000年《武林外史》 饰 小泥巴(合作演员:黄海冰、王艳、张琰琰、朱宏嘉、杨俊毅、张晋、史可、戴春荣、卓凡)

2000年《李卫当官》 饰 石榴(合作演员:徐峥、唐国强、陈好、杜志国、李小燕、张琰琰)

2001年《穿越时空的爱恋》 饰 小平(合作演员:徐峥、张庭、万弘杰、刘莉莉、孙宝光、杨俊毅、史可)

2001年《天下粮仓》 饰 小梳子(合作演员:杜志国、王亚楠、王庆祥、聂远、杜雨露、王海燕、赵毅)

2001年《萧十一郎》 饰 小公子(合作演员:吴奇隆、朱茵、马雅舒、于波、万弘杰、杨俊毅、张晋)

2002年《太极英雄》 饰 陈若廷(合作演员:罗刚、吴越、雷恪生、李馨雨)

2002年《热血忠魂之独行侍卫》 饰 虫儿轮谈(合作演员:丁海峰、金玟、洪宇宙、修宗迪、苗圃、赵毅、陈思成)

2002年《新五女拜寿》 饰 梁玲珑(腊手碰合作演员:宁静、傅艺伟、乔振宇、刘芸、姬麒麟)

2003年《无忧公主》 饰 无忧公主(朱翠)( 合作演员:何家劲、俞飞鸿、乔振宇 、郑晓宁 、娟子 、高鑫 、赵亮)

2003年《红楼丫头》 饰 林红玉(小红)(合作演员:迟佳、徐筠、周璐、曹曦文、李依晓、张佳楠、成晖、谢芳、方青卓、黄渤)

2003年《大唐双龙传》 饰 宋玉致(合作演员:林峰、吴卓羲、杨怡、唐宁、胡定欣、伍咏薇、李子雄)

2003年《荆轲传奇》 饰 芄兰公主(合作演员:刘烨、王亚楠、瞿颖、郑家榆、何润东、徐锦江)

2004年《秦王李世民》 饰 窦红线(合作演员:何润东、严宽、高圆圆、贾静雯、陈秀丽、吕行、保剑锋)

2004年《刘姥姥外传》 饰 巧姐( 合作演员:归亚蕾、樊少皇、盖丽丽 、方子哥)

2005年《长剑相思》 饰 小倩(合作演员:陈坤、李冰冰、王亚楠、黄觉、天心、林申、韩晓)

2005年《游剑江湖》 饰 吕思美(合作演员:何家劲、陈龙、郭羡妮、陈怡蓉、朱雨辰)

2006年《金耳环》(原名《河流如血》) 饰 陶菲菲(合作演员:黄明、王媛可、王丽坤)

2006年《女人香》 饰 马韵(合作演员:朱琳、张恒、洪剑涛、王志飞、王子嘉)

2006年《将计就计》 饰 小魔星毓儿 (合作演员:苏有朋、叶童、秦沛、李德龙)

2006年《聊斋奇女子之辛十四娘》 饰 禄儿(合作演员:TAE、刘诗诗、韩晓、何建泽)

2007年《我们生活的年代》 饰 江小荷(合作演员:刘烨、沙溢、李光洁、赵琳、陈实、张少华)

2007年《胭脂雪》 饰 阿桃(合作演员:范冰冰、霍建华、于小伟、刘雪华、韩晓)

2007年《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 饰 乔莉(小女儿)(合作演员:李幼斌、陶虹、车永莉、胡小庭、黄梅莹)

2007年《生命有明天》 饰 夏蕾(客串)(合作演员:宣萱、吴镇宇、王亚楠、霍思燕)

2008年《一千滴眼泪》 饰 林小优(合作演员:朱茵、刘恺威、冯绍峰、何晟铭、刘丹、关宝薯橡慧、肖雨雨)

2008年《生死部落》原名《九姓渔民》 饰 陈雪梅(合作演员:娄宇建)

2008年《花篮花儿香》 饰 安娜(合作演员:吕行、曾黎、刘孜、李晶)

2009年《贤妻良母》 饰 李小英(合作演员:于滨、郑佩佩、岳跃利、白珊、何晟铭、午马、戴春荣、霍思燕、黄海冰、周牧茵等)

2009年《天师钟馗之美丽传说》 饰 黛黛(合作演员:欧阳震华、白永成、张嘉倪、曾宝仪、周一围、冯绍峰、郭珍霓、刘冠翔等)

电影:

2003年《来不及爱你》 饰 刘倩(合作演员:刘佩琦、刘德凯、于文华等)

2006年《爱心》 饰 双牛(合作演员:艾丽娅、李滨、夏俊等)

数字电影:

李倩2006年《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 饰 牛肉汤(合作演员:张智霖、范文芳等)

出演MV

2004年《配角》- 顾海滨(女主角)

2006年《琥珀》 - 水木年华(女主角)

2006年《秋日恋歌》 - 水木年华(女主角)

2007年《异乡人》 - 李健(女主角)

[编辑本段]相关网站及博客

李倩博客:

官方论坛:(李倩中文网)

权威相册:

[编辑本段]生活经历

李倩,中国当红少女实力派演员。而李倩饰演的《武林外史》里的小泥巴、《天下粮仓》里的小梳子、《萧十一郎》里的小公子、《大唐双龙传》里的宋玉致、《无忧公主》里的无忧公主无 不古灵精怪,无不让人感受到其纯真无暇、精灵可爱、轻松有趣的一股清新之气。从16岁演绎《武林外史》里的小泥巴,到现在演过的剧集上千,人气不断飙升, 成为不少导演首选的演员。在《天下粮仓》的演出中,著名导演吴子牛先生对她的演技和敬业大为赞赏,演对手戏的著名演员王亚楠对她更是刮目相看。

然而,谁又知道,她当演员之前只是一个毫不出名的学舞蹈的孩子。她从美丽的湖南桃花江脱颖而出。1984年3月6日,李倩出生在湖南桃江县城一个普通工人的家里。李倩的外祖父本是南下干部,后在桃江成家,在桃江稀土金属冶金厂担任副厂长,因此李倩出生时其父李祝健和母亲张萍都是该厂的工人。在李倩5岁时,将她送到长沙青少年宫学习舞蹈,第二年,李倩开始到长沙育新学校上小学。11岁时,北京有一所非常好的舞蹈学校----陈爱莲舞蹈学校到长沙招生,当时李祝健带着妻女一家赶往北京。到北京考试已经结束了,李祝健找到学校,陈教授一见李倩这个尖尖脸上生一对圆圆的大眼睛的小姑娘非常喜欢,再听李祝健作 完介绍,要李倩进行了一下舞蹈表演。看完表演,陈教授十分兴奋,当即答应收了这个长着美人痣高鼻梁的女孩李倩。从此夫妻两人省吃俭用,一心为了女儿。李倩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她的勤奋,让老师十分喜欢。毕业时,被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慧眼识珠,很快出演了脍炙人口的音乐剧《马兰花》。虽然,她在其中饰演的只是一只小鸟,但她将小鸟的快乐与灵巧,用舞蹈动作演绎得活灵活 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不久,海南周毅影视公司选演员时,看中了她,正式成为该公司的签约演员。随后,在16岁时出演大型古装 武侠片《武林外史》里面活泼率真,顽皮可爱的“小泥巴”。开始了她少女明星的演艺之路。

2001年10月李祝健被查出患了癌症。为了不影响女儿拍戏,他对家人只字没提,反让妻子去北京陪女儿拍戏。2002年5月,李倩应著名电影导演吴子牛之邀参加30集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她作为女一号小梳子的饰演者,对手戏演员是当时已经很出名的实力派演员王亚楠。这年的六月,为了演好《天下粮仓》中的“小梳子”,她在东阳卢宅的拍摄现场吃尽了苦头。父亲拖着病体来到横店广州街拍摄基地里看望女儿。李倩因为同时还在拍着另一部武侠戏《萧十一郎》,而且戏份也很重。父亲对妻子和女儿交待一番之后,一个人悄悄地回到长沙治疗。

拍完《天下粮仓》已是2002年的9月份。这时小倩才隐约知道父亲得了病,而且很严重。李倩要母亲回家陪伴父亲,招呼父亲。回到长沙后,张萍又被李祝健“赶”到了北京女儿的身边。

2002年古历12月,小倩因为忙着《无忧公主》和《五女拜寿》的拍摄不可能回家过年,李祝健似乎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特别想见女儿。一个人 买了火车票搭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在看到妻女后,心定了下来。几天后,他回到长沙,病情开始恶化。

2003年3月4日,李祝健病情恶化,朋友才通知小倩回家。小倩因为正在拍摄的紧张时刻,当天坐飞机与父亲见了一面,晚上又匆匆走了。

到了3月7日,李祝健已到了弥留之际。反反复复,朋友将电话打给李倩,李倩怎么也不肯接电话,她不愿相信父亲会离她而去。当天下午4时许,李倩下 了飞机,来到医院走到父亲的病床前,父亲再交次醒转,已不能言语。他望着女儿满脸的泪痕,想伸手给她揩干,但已无能为力。片刻,坚持了几天的李祝健闭上了 眼睛,撒手离开了自己最爱的女儿和妻子。

3月9日,在长沙殡仪馆开的追悼会上,李倩涕不成声。

不久,著名演员刘佩琦诚邀李倩出演电影《来不及爱你》里面的女儿李倩,他自己演那个挚爱女儿患了绝症的父亲。

该片讲述了一个患绝症的父亲怎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上高三的女儿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处于青春期的女儿有着一点点叛逆,不听话,任性,不经意中便伤害了父亲。父亲去世了,女儿已来不及弥补,她考上了南方的大学,在火车站,看着别人父女送别的场面,感慨万千。

李倩在刚刚亲身经历过父女亲情和生离死别,竟然和影片的情节极为相似。尽管纯属巧合,但她却是以真情实感来演绎这部影片的。她将自己对父亲的 爱,对遗憾完全融汇到这个电影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里。“我在家里和刘倩一样,也会有逆反心理,不理解家长的一番苦心。平常跟爸爸的话不是特别多,不 知道怎样跟爸爸沟通。可是当爸爸病危时,我觉着他有很多话要对我讲,但却已经说不出来了。” “一个人把全家的苦难都担下了,换下了我和妈妈的平安快乐,这就是我的爸爸。”

自父亲死后,小倩一肩扛起了家庭的负担。她将姥姥和母亲接到了北京。十九岁就贷下了生平最大的一笔巨款,买下了一套房子供一家人居住。

从16岁开始涉足影视,李倩几乎是一口气拍完了《武林外史》《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大唐双龙》《萧十一郎》《独行侍卫》《五女拜寿》《天下粮仓》等几十部数百集电视连续剧。由于在这些剧中的不俗表演,不断地突破自己,刷新自己,得到演艺界同仁的认同和赞美。 可以说

与名导吴子牛合作个两部(天下粮仓和独行侍卫)脍炙人口电视连续剧后,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记住了小梳子。 与TVB合作《大唐双龙转》后,剧中真挚感人的仲致之恋被奉为了经典。李倩跟林峰更是成为了银幕情侣的典范之一,至今还为观众念念不忘,盼望将来更多的合作。

在2003年,上海最极具权威的文化娱乐的时尚周报《上海壹周》中以“少女明星: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为题,大篇幅地谈到了中国荧屏中比较 出彩的三位少女明星---李倩,刘亦菲和舒畅。 “如果说刘亦菲带给我们女孩的娇贵粉嫩,舒畅带给我们女孩的沉静清丽,那么李倩带给我们的是生动活泼。”

可以说,小倩的每一步的成就取得都来之不易,在她奉献给电视观众的甜美欢笑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个演技实力一流,前景无限的内地小花旦。将她透着灵气与活力的表演送给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无怪乎所有支持李倩的“千米”和观众将她称作银屏上的“精灵”。

[编辑本段]媒体资料

大众电影 - 李倩

《我们生活的年代》中她从角色的青少年演到中年,无论是少年的清纯还是中年的沧桑,李倩都胜任愉快。

李倩最近作品不断《金耳环》《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我们生活的年代》陆续播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荧屏认识了她。可是娇小可爱的李倩一点儿都没有明星的架子,无论怎么看,她都是个邻家小妹妹。过去,李倩曾被自己“邻家女孩”的形象所困扰:难道自己永远只能演那些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角色吗?现在,她不用为这个担心了。《胭脂雪》里她把一个狡诈、狠毒的女人演绎得入木三分,让看过的人都恨得牙痒痒;《我们生活的年代》中她从角色的青少年演到中年,无论是少年的清纯还是中年的沧桑,李倩都胜任愉快。

收敛表情演中年人

接演《我们生活的年代》里的江小荷之前,李倩对自己是不是能演好30多岁的中年人不太有信心,后来多亏导演张建栋的鼓励,她才接演了这部戏。为了能从外形上接近中年人,一贯活泼开朗、爱蹦蹦跳跳的李倩,第一步就是收敛自己的表情。李倩本来喜欢开怀大笑,但因为这样笑起来,会把她年轻女孩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所以她只好学人家抿着嘴笑。接下来,举手投足也要稳重点,不能再蹦蹦跳跳,要把所有动作放慢半拍。通过这些努力,李倩建立了对自己的信心。

《我们生活的年代》讲述了几对年轻人的成长,世事多变,他们也经历了人生最初的起伏。整部戏前面轻松,后面压抑,每个角色都有一个从青涩幼稚到成熟老练的变化过程。开拍之前,李倩最担心其他演员都能随角色慢慢“变老”,万一自己一直都那么显“嫩”那就要拖大家的后腿了。令她欣慰的是,戏拍完以后,大家都觉得后半部分的李倩,演得很安静,很符合那个年龄人的气质,和别人的戏放在一起,完全不显得“跳”。

在戏里李倩和李光洁演一对情侣,李倩对他的工作态度十分钦佩“李光洁是个很专业的演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特别认真,我们都叫他李老师。”平时大家在一起都是嘻嘻哈哈的,可是有一天到了片场,大家惊奇地发现李光洁像变了一个人,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其他人互相使眼色,都不敢去招惹他。原来这天李光洁要演一场儿子在父亲灵堂拜祭的戏,他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情绪。后来实拍的时候,他表演的爆发力和肢体语言让剧组所有人都感到震撼。当他拼了命狠狠抽自己嘴巴的时候,他就好像随时准备把自己撕碎一样。事后有人问李光洁,怎么能演到那份儿上,是不是把别的什么情绪带过来了?李光洁说,哪儿啊,他是昨晚整宿没睡,才把情绪培养到这个程度的。

以李倩现在的资历,已经完全可以自己挑大梁演一部戏了,但和自己单独挑大梁相比,她同样享受和其他好演员共同合作的机会。《我们生活的年代》三个男主演刘烨、沙溢和李光洁都是正当红的荧屏小生,能和他们同台演出,李倩觉得很荣幸:“拍戏最重要的是角色的好坏,不在于他的戏多戏少或是否一号。能够跟好的演员合作,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帮助和提高。”

撕心裂肺演生孩子

和《我们生活的年代》相比,在刚刚拍摄完成的20集连续剧《九姓渔民》中,李倩的角色年龄跨度更大。她在剧中独挑大梁,扮演九姓渔女陈雪梅,这是一个性格风风火火、很有担当的女性角色。

《九姓渔民》这个多少有些奇怪的剧名,来自当地渔民的一个传奇故事。元朝末年,陈友谅部队被朱元璋打败,他和众多手下被贬到新安江、富春江一带,从此世代生活在那里。因为他们共有陈、钱、林、叶、许、何、李、袁、孙9个姓氏,所以人称“九姓渔民”。他们世代以船为家,不得进入任何公共场合,更不能入仕做官,300多年来逐渐形成独特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龙舟抢亲、水上婚礼以及名扬四海的佳酿“五加皮”药酒,这些都是“九姓渔民”文化的典型代表。

李倩当初接拍《九姓渔民》,就是被这个传奇故事吸引。但是水性很差,的她要演一个渔民,还是要有很大勇气的。《九姓渔民》一半以上的戏份都在渔船上拍摄,李倩吃够了晕船的苦头。富春江景色优美,去那里之前,她对那里的田园生活充满幻想。谁知去了才知道,风景好是不假,但是条件苦更不假。水边易滋生蚊虫,《九姓渔民》拍摄又正值夏季,李倩惊叹,她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蚊子。而且这些蚊子不仅个头大,胆子更大,成群结队往人身上扑。抵挡住蚊虫的进攻,李倩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撒网打鱼,比如停船靠岸,“九姓渔民”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动作,对于城里长大的李倩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即便回到岸上,李倩要学的东西也不少。陈雪梅从少女到初为人母,片中有场重头戏,就是生孩子,这可把李倩难死了。剧组请来当地最有名的接生婆给她当老师,告诉她生孩子的感觉,可是怎么说都说不通,接生婆最后告诉她,反正生孩子很痛,一定要叫,撕心裂肺地叫。实拍的时候,剧组干脆就让接生婆演接生婆,李倩按照“专业人士”的指示,开始了撕心裂肺的大叫。大家都没想到,这场戏居然很顺利就拍完了。导演问接生婆,这个演员演得怎么样?接生婆很肯定地说:“不错,很像。”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李倩对自己还挺满意的。

从《一千滴眼泪》里收获勇气

《胭脂雪》里李倩首次挑战反面人物,彻底颠覆了以前乖巧可爱的形象。在接演这个角色以前,她没少做思想斗争。李倩说:“还是怕播出来之后观众会骂。在别人不了解的情况下一直攻击你,你会觉得是件很受伤害的事情。”

但是这个角色又实在很吸引她,李倩无法轻易割舍。导演劝她:“不管演好演坏,为什么不试试呢?”这句话说到李倩心坎里了,因为演了太多清纯可爱的角色,她对自己是否能塑造好别的类型的角色开始有点不自信。李倩咬牙接下了这部戏,然而意外的是,这成为她演的最过瘾的一部戏:“这是我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最不可理喻的人,是个极其令人讨厌的小人,但我演的很过瘾,因为可以成为在现场说话最大声的人,动作幅度最大的人,骂人最狠的人……而这些在我平常生活中根本就不能体会到。”

《胭脂雪》播出时,李倩正在剧组专心拍电视剧《一千滴眼泪》。一天接到妈妈的电话,妈妈没有像平时那样嘘寒问暖,而是心事重重地唉声叹气。李倩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你知不知道很多人在网上骂你?李倩吓了一跳:“为什么?我做错什么了?”妈妈说,都是因为你在《胭脂雪》里演的那个阿桃太坏了!李倩无言以对。妈妈说:“看到你辛辛苦苦演戏,却这么被人骂,我难过得整晚睡不着觉。”

李倩上网一看,果然到处可见对“阿桃”的骂声。那段时间,她的情绪很差。可是后来有一天,李倩终于想明白了,“这其实应该是件开心的事,大家对这个人物印象这么深,至少说明他们是很认真在看这部剧。他们能这么恨这个人,更说明这个人物真实可信。“这时候,很多观众从最初的“义愤”过去以后,开始赞赏李倩的演技,这让李倩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努力:“刻画一个人物,最重要是观众能记得,如果演完了就没有人能记得你,那就很失败了。”

《一千滴眼泪》是一部青春励志剧,李倩扮演一名因意外事故造成终身残疾的舞蹈演员。李倩坦言她拍摄《一千滴眼泪》最大的收获在于增加了她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每个人都遇到过困难,我也不例外。以前我不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特别爱哭,而且爱哭的程度是别人想象不到的——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情绪来了,根本就控制不住。

《一千滴眼泪》让李倩觉得,她必须要改掉这个习惯。其实李倩并不缺少承受能力,但是她需要发泄。李倩笑着说:“可能是我需要宣泄的那个临界值比较低。”洗手间是她哭鼻子的时候去的最多的地方,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哭完,心里就舒服多了。她不喜欢哭的时候有人在旁边,更不喜欢有人过来安慰,“那个时候越有人安慰就越控制不住。女生都是比较有依赖性的,人一来就觉得越需要人安慰,越安慰就越控制不了,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说这些话的时候,李倩又变回了那个大家熟悉的可爱女生。

影视演员 许可

专业类别: 影视演员 年 龄: 17 星 座: 处女座 身 高: 178 cm 工作年限: 二年至五年侍禅 体 重: 53 kg 民 族: 汉族 语 言: 普通话 籍 贯: 北京市 居 住 地: 北京市 国 籍: 中国 经纪公司: 鸿图工作室 爱好特长: 钢琴(六级)、芭蕾舞、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 电影《一年到头》中演 李立 儿童电影《88995》中主演 童童 电视剧《谁该成龙》中主演 刘晓龙 《少年张三丰》中演 童年的张三丰 《凝视黑夜》中演 男一号儿子阳阳 《忠诚卫士》演 女一号儿子肖肖 《将装修进行到底》演 小刚 《武林外传》中演 周敦儒 《天下第一楼》演童年的溥仪 《婚前四周半》演 小乐 《荀慧生》中败谈宽演 齐宏生 《北魏冯太后》演 小冯熙 《男人底线》演 赵伟 《网络年代》中演察亮 郭晓东 《祈望》中演 蒲卓立 ★ 广告申奥广告、SK集团、建行、高乐高、故事大王片头…… MTV:于文华《妈妈爱你》

谁有 于文华唱的歌曲《雨吻花》的简谱和歌词?谢谢

彩虹绘出云的画丛态兆

[00:27.62]细雨织出雾的纱

[00:33.88]收起太阳伞走出木篱笆

[00:38.28]百花园是我的家

[00:57.53]蝴蝶寻找花妹妹

[01:00.18]交换一些心里话

[01:02.64]蜜蜂纫好绣花针

[01:05.03]把花绣成七彩霞

[01:07.79]天是蓝水浸泡的棉花云

[01:12.59]拧下晴天雨点点吻鲜花

[01:35.08]牵牛爬上葡萄架

[01:41.16]荷花水塘亲月牙

[01:47.31]小桥青石板飞檐琉璃瓦

[01:52.08]五色土是我的家

[02:11.25]好雨润花酿胭脂

[02:13.91]涂红玫瑰红脸颊

[02:16.15]嫦娥飘洒花露水

[02:18.81]把花沏成相思茶

[02:21.30]天是蓝水浸泡的棉花云闭高

[02:26.33]拧下晴天雨点点吻鲜花

[02:43.83][02:33.58]雨打芭蕉听一首曲

[02:48.77][02:38.74]雨吻鲜花渗租看一幅画

[03:03.92][02:54.24]雨吻花呦雨吻花

[03:11.15][03:01.35]美丽一生唱芳华

大家决定那个网站的博客是明星最爱用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你好,很高兴为您好解答,明星写博客用的最多的是新浪网,因为新浪博客起步早,而且知名度高 以下明星都用新浪博客: A Acosta 阿朵 安琥 安又琪 安泽豪 B 保剑锋 柏雪 兵哥 C 陈好 陈紫函 陈怡蓉 陈伟明 程青松 蔡兴磷 曹荭 曹方 曹卫宇 曹颖 歌手陈红 陈莉娜 陈辰 D 杜海涛 董洁 钭江明 丁志成 大唐 大策 E E欣欣 21东方 F 范冰冰 符馨尹 房斌 傅冲 G 郭珍霓 郭德纲 郭晓晓 郭志凯 高明骏 高圆圆 顾海滨 顾阳 歌手魔羯 高泓贤 H 黄维德 韩雪 胡瑶 何炅 何润东 胡兵 胡静 胡可 黄安 黄觉 黄义彤 黄海冰 黄淑惠 黄伟麟 黄琪珊 贺继红 黑龙 洪剑涛 杭天琪 J 金海心 金巧巧 金莎 焦恩俊 纪敏佳 贾乃亮 金波 姜薇 江涛 K 孔镱珊 柯有伦 L 李冰冰 李宇春 李亚鹏 李立 李琳 林熙蕾 李湘 李迟镇解 李静 李小璐 李炳辰 李学庆 吕燕 刘涛 吕丽萍 罗海琼 罗中旭 刘威葳 刘磊 刘卖数斌 刘芮伊 刘一含 刘玉新 刘潇潇 梁永斌 梁静 梁镜珂 林湘萍 李菲 林爽 林俊杰 李又麟 李进 李威 李佳 李慧珍 李大双李小双 M 苗圃 孟尧 毛宁 马伊琍 马艳丽 梅婷 悯娜 明丽 蒙亭宜 莫华伦 N 倪睿思 女子十二乐坊 P 潘粤明 潘婕中旦首 彭宇 Q 齐秦 祁又一 瞿颖 秦海璐 秦岚 齐麟 清春美少女 R 任天野 任斯璐 S 孙菲菲 斯琴格日乐 水木年华 孙宁 宋佳 宋祖德 沈畅 沈泰 沈晓海 苏瑾 苏岩 施艳飞 孙羡真 沙碧红 石小群 T 佟大为 田震 涂紫凝 汤加丽 田海蓉 童瑶 谭飞 唐磊 W 伍仕贤 伍洲彤 邬倩倩 吾酷 吴晓敏 王海珍 王学兵 王力宏 王雪洋 王小列 王雅婕 王筝 王芳 王江月 王建忠 吴向飞 吴向东 吴昕 吴娈 吴颂今 吴克群 王一楠 魏君子 翁红 X 徐静蕾 徐筠 徐百卉 徐颢菲 许还幻 希亚 夏雨 夏凡 薛佳凝 薛睿 谢君豪 谢娜 湘海 Y 伊能静 袁立 叶蓓 叶一茜 俞静 于小伟 于震 虞洋 于文华 游鸿明 严宽 颜丙燕 阎青妤 杨雪 杨欣 杨恭如 杨钫涵 杨佩衡 杨小乐 杨紫茳 杨若兮 杨劲松 瑶淼 元气G-BoysZ 甄子丹 周彦宏 周杰 周笔畅 周一围 周伟童 郑钧 赵琳 张静初 张元 张咪 张靓颖 张拉拉 张纪中 张广天 郑阳 朱虹 曾子航 张雪松 张本渝 张瑶 张博 张恒 赵毅 赵龙 赵燕国彰

于文华专访及于文华博客

网红于老师是哪里人

您好,网红于老师是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人。他的真名叫于洋,1990年出生。他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相关行业,而是选择了走枣做上网络直播的道路。他最初在一家游戏公司担任主播,后来开始自己独立直播,并在2016年成为了斗鱼直播平台签约主播。他的直播内容以游戏解说和互动娱乐为主,因其幽默闷岩镇风趣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他在直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如“我太难了”、“我好了个咕”等,也成为了他的代表性标志。除了网络直播,他还曾参加过一些综艺节目,蚂粗如《偶像练习生》、《极限挑战》等,展现了自己的多才多艺。可以说,网红于老师已经成为了中国网络直播行业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大连市的骄傲。

四大藏书阁为什么旁边都有水

风水么 讲究依山傍水

中国四大藏书阁。即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北京文渊阁 为清宫藏书楼,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文渊阁位于北京市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坐北面南,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构置。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二百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文渊阁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后,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活动。四十七年(1728年)《四库全书》告成之时,乾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和参加人员,盛况空前。《四库全书》连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文渊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经部儒家经典为首共22架和《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放置一层,并在中间设皇帝宝座,为讲经筵之处。二层中三间与一层相通,周围设楼板,置书架,放史部书33架。二层为暗层,光线极弱,只能藏书,不利阅览。三层除西尽间为楼梯间外,其它五间通连,每间依前后柱位列书架间隔,宽敞明亮。子部书22架、集部书28架存放在此,明间设御榻,备皇帝随时登阁览阅。乾隆皇帝为有如此豪华的藏书规模感到骄傲,曾作诗曰:“丙申高阁秩干歌,今喜书成邺架罗,……”。清宫规定,大臣官员之中如有嗜好古书,勤于学习者,经允许可以到阁中阅览书籍,但不得损害书籍,更不许携带书籍出阁。

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其阁亦始建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此即文渊阁建阁之始。明成祖迁都北京,仿南京已有规制营建北京宫殿,北京宫中的文渊阁随之建成。文渊阁的功用早期主要在于藏书、编书。著名的大类书《永乐大典》,即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开馆编纂。明成祖于永乐元年(1403)下令修书,因初稿“尚多未备”,遂于三年(1405)谕令重修,“命礼部简中外官及四方宿学老儒有文学者充纂修,简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能书生员缮写,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朝暮膳”。当时,“常熟张洪、丹徒裴俊、吉水陈诚俱赴文渊阁修《大典》,怀安黄童以楷书征入文渊阁缮写《大典》。”永乐六年(1408),《大典》书成之后亦直接贮藏于文渊阁。碰森北京宫殿基本建成之后,成祖还特别谕令将南京文渊阁的藏书运至北京收藏。据记载,“十六年,遣修撰陈循往南京,起取本阁所贮古今一切书籍,自一部至百部以上,各取一部北上,余悉封识收贮”。这些运至北京的珍本秘籍,除《永乐大典》贮藏于文楼外,其他书籍均于英宗正统六年(1441)正式入藏文渊阁。当时,主持清点编目的大学士杨士奇,曾将各书“逐一打点清切,编置字号”,收藏于书橱中,并据以编成《文渊阁书目》,“以千字文排次,自天字至往字,凡得二十号,五十橱”。除藏书、编书而外,文渊阁也衫吵纤是“天子讲读之所”,皇帝不时在此翻阅书籍,并召集翰林儒臣讲论经史。

正统十四年(1449),南京明故宫发生火灾,文渊阁及其所余书籍皆付之一炬。北京皇宫的文渊阁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在明末战火中被毁。清入关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在政治制度上多沿袭明制,在文化思想或仿方面也逐渐接受以儒学为主体的封建文化。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全书》开馆。考虑到书成之后将来的贮藏问题,乾隆帝在编书活动大规模开展的次年即未雨绸缪,决定为《四库全书》建造专门的庋藏之所。因考虑到浙江宁波范懋柱的藏书楼天一阁“纯用砖甃,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其法甚精”,乾隆四十年(1775),文渊阁正式动工,次年即顺利建成。在建筑规制、建筑功能和理念上,文渊阁都仿效天一阁,但实际情形却多有异同之处。作为紫禁城中专门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的藏书阁,文渊阁反映了清代宫廷建筑在工程设计和建造艺术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

沈阳文溯阁 沈阳故宫院内的文溯阁之所以名扬四海,不仅仅因为它的建筑别具一格,而且因为它是闻名于世的《四库全书》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宫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图书馆。清兵入主中原后,汉族反满情绪十分强烈。清朝最初是以武力进行镇压,但也深知民族意识是很难以高压手段消除的,于是便仿效前代“明主”文治之举,企图删削典籍,愚弄百姓,尤其是文人的思想。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乾隆帝设立了“四库文书馆”,下沼征求天下书籍。“全书”即丛书的意思。经十余年后终于编纂成书,共计十六万八干余册,分经、史、文、集四部,所以称之为《四库全书》。这是继明朝《永乐大典》之后的另一部巨型丛书,堪称世界丛书之最。丛书编成之后,乾隆皇帝决定修建一处楼阁专门珍藏《四库全书》。此阁建成后便取名为“文溯阁”,取“溯涧求本”之意,以示自己身处盛世仍不忘祖先开基创业之艰难,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文溯阁的建筑颇为奇特。它是在故宫的西路增建的。故宫西路的宫殿百余间,主要布局却是分为两区,由南至北前部是嘉荫堂、戏台,后面是文溯阁。文溯阁是个二层三楼的建筑,它的色彩与其它宫殿截然不同。一般宫殿殿顶都采用黄琉璃瓦绿剪边及五彩饰件,而文溯阁用的则是黑色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它之所以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间。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年),初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移都北京后,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间,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并有所扩建。清朝入关后,沈阳故宫失去了作为皇宫的地位,成为陪都行宫。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增建了西路建筑,包括戏台嘉荫堂和用于储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并在中路修建了东所、西所和盛京太庙。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为主,兼备了蒙、满等民族风格和布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26年以后,其建筑群陆续辟作博物馆(现称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及沈阳的明清皇家宫殿”项目于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雾松飞鹤的博客

承德文津阁 文津阁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营造方式仿照明代建筑的浙江“天一阁”。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室内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

文津阁位于热河行宫(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这里曾藏《四库全书》,以及经、史、子、集分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万册,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弘历(乾隆皇帝)在《文津阁记》中写道:“欲从支脉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乾隆年间,为了庋藏《四库全书》,在全国修建了7座皇家藏书楼,其中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称北方四阁或内廷四库。文津阁位于千尺雪景区之北,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是内廷四阁中第一座建成之阁。文津阁内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1785年《四库全书》也曾收藏于此。辛亥革命后,《四库全书》运往北京图书馆,《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中国四大藏书阁之一:杭州文澜阁

文津阁是一个二层楼阁,实际上是三层楼阁,中间有一暗层。暗层全用楠木造壁,能防虫蛀,是藏书之处。此阁在设计上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将一层的六楹隔为六个单间,而将顶层的六楹相通为一大间,用“地六”、“天一”来克火。文津阁有围墙环绕,坐北朝南,三面临水,从南往北为门殿、假山、水池、文津阁、碑亭。文津阁东为碑亭,四角攒尖顶,上覆黄琉璃瓦,内竖石碑一座,通高5.34米,碑正面镌刻着乾隆题《文津阁记》,其余三面刻有乾隆作的3首诗。文津阁建成以后,1782年,《四库全书》成书,共誊写了7部,其中一部藏于文津阁。7部《四库全书》随着中国的命运沉浮,只有文津阁内的藏本保存完好。1915年,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由国民政府内务部运归北京,藏于古物保存所,后拨交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保存,遂至于今天,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杭州文澜阁 杭州文澜阁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成,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25号,即孤山南麓今浙江省博物馆内。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此地原为清康熙行宫。雍正五年改为圣因寺。乾隆十六年,分圣因寺为二,复建行宫。现存大部分为清代建筑,是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为收藏《四库全书》而专建的七阁之一。乾隆五十七年拟将圣因寺后之玉兰堂改建为文澜阁,因逼近山根,地势潮湿,不宜藏书,遂将圣因寺旁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之藏经阁改建。书阁室内三层,外观两层。阁前假山园池,池中植巨石,名仙人峰。阁东有御碑亭,阁西为游廊,四周围墙环绕,有垂花门可供出入。原址筑阁三层复其旧观,增建二宫门、东西角门、左右边门、待漏房等,并添造假山一座,上有月台、趣亭。阁之东另筑屋三楹,名太乙分青室,四周筑围墙。太乙分青室前有罗汉堂,原为圣因寺建筑,移址于此。一并纳入古建筑保护范围之内。总面积1710平方米。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