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会计分录

民法典熟客五一天2025-09-05 13:13:49218阅读5评论

HELLO!当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一定是特别的缘分!下面跟随众乐多普法小编一起来欣赏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会计分录这篇优秀的资料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47条规定的标准计算,即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例如工作了3年5个月,需要支付3.5个月工资,如工作满3年6个月,则需支付4个月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在以下情形下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包括:(1)用人单位有违法情形,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__________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而进行经济性裁员的;

(5)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单方终止劳动合同;

(6)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的;

(7))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劳动合同终止的;

(8)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劳动合同终止的。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会计分录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个人所得税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工作年限-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经济补偿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一款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是由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补偿金。

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