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他人身份证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居民身份证法冒用他人身份证处罚

民法典熟客五一天2025-05-26 07:19:431.12 K阅读5评论

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众乐多普法小编有幸给你分享冒用他人身份证治安管理处罚法居民身份证法冒用他人身份证处罚,快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冒用他人身份证有什么处罚?

全国通用的规定是居民身份证法, 《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湖南对于冒用身份证的具体处罚见《湖南省公安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二(试行)》

十六、冒用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处罚依据:

《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情形:

初次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未造成危害后果的。

处罚基准: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一般情节的违法行为情形:

处罚基准:处五百元以上八百元以下罚款,或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3、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情形:

(1)多次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2)曾因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被处罚的;

(3)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进行违法活动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处罚基准:处八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冒用身份证构成什么罪

不属于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冒用身份证,需要承担治安处罚,处拘留或者罚款,但是情节严重的,也有可能会构成犯罪,具体形况也要根据情节而视。比如说冒用别人的身份证进行贷款等行为,就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 身份证一旦丢失或者被别人盗用,造成财产、名誉受损等情况,冒用者及审查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丢失证件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并有权通过相应的渠道向有关部门追偿。身份证被冒用的,容易被不法分子从事不法行为,从而侵权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冒用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可以通过举报或诉讼追究泄露当事人身份的相关机构以及冒用身份的人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去处罚?

一、盗用他人身份证立案标准:

1、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即发生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

2、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的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

3、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二、处罚依据:

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的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之一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资料扩展:

盗用身份证件罪的构成要件

1、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或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及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带来破坏。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

冒用他人身份证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居民身份证法冒用他人身份证处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