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以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依据
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依据最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接下来就聊聊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依据,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专利侵权行为如何判定?
这样判定专利侵权行为的成立:
1、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2、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3、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怎么判定专利侵权行为
这样判定专利侵权行为:1、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2、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3、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判定
在实际操作中,要想判断实用新型的专利是否被侵权,一般会使用以下3种方法来判断:
1.完全一样原则,又叫做全面覆盖原则;
2.相对等同原则;
3.劣等发明原则。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如何判断实用新型专利是否构成侵权的依据?
判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是否构成侵权,法院基本上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方法。即:
一,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首先要明确专利权人请求保护的是什么。
根据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因此,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是我们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唯一依据。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所谓独立权利要求,是指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为达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目的的必要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写在从属权利要求之前,它的结构由前序和特征两部分组成,二者合在一起限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可用下式来表示:前序特征+特征特征=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所谓从属权利要求,是指记载要求保护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其主要作用是专利权人用来维护专利权不被无效掉。因此,专利侵权判定中所说的权利要求,就是指独立权利要求,而不是从属权利要求。
为了方便比较,通常要把独立权利要求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必要技术特征。这个过程,就是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解释权利要求的法定文件是专利说明书及附图。当然,专利文档等也是解释权利要求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 确定被控侵权产品(含方法,以下均相同)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三,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完全相同。即:假如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为a、b、c,而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也为a、 b、c,二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c=abc,那么我们就认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全面覆盖了被控侵权产品,或者说被控侵权产品完全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这种情形的专利侵权是标准的、不折不扣的专利侵权,有的人将其称之为"字面侵权"。
(2)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多于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即:假如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为a、b、c,而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为a、b、c、d,二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cd abc,那么我们也认为专利侵权成立。此时,被控侵权产品和专利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基本专利和从属专利之间的关系,从属专利权人未经基本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基本专利权人的基本专利,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也构成专利侵权。
(3)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多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即:假如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为a、b、c,而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为a、b,二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c ab,那么我们一般认为专利侵权不成立,因为此时被控侵权产品缺少了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例如,被控侵权产品所缺少的特征恰恰被认定为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非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即通常所说的"多余指定",才有可能认定专利侵权成立。关于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问题,我将在下面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进行介绍。
(4)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不完全相同。即: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为a、b、c,而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为a'、b'、c',那么此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abc与a'b'c'之间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二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c1a'b'c'; 另一种是abc与 a'b'c'之间的区别是非实质性的,是等同物的替换,二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c@a'b'c'。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不成立;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则认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是对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替换,被控侵权产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这就是专利侵权判定中所常说的等同原则。
实用新型专利如何判定侵权
实用新型专利一般有以下的3种判定方法:1、技术特征的比对方法。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相同侵权。也就是文字意义上的侵权,通常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了和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的对应技术特征;3、等同侵权。在相同侵权不成立的情况下,要判断是否构成等同侵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问题?
实用新型专利是三种专利类型,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中的一种,国家之所以保护实用新型,主要在于鼓励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发明的创造,更快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起诉如何才能胜诉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一、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起诉如何才能胜诉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原告应首先根据我国民事侵权法律规范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四要件来收集整理证据,同时,结合专利侵权的特殊性,总体上应提供以下证据:
(一)原告主体资格证明
自然人的为身份证,企事业单位的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登记证。
(二)专利权证书
证明专利权授权时的权属状况。
(三)专利登记薄副本
一定意义上来说,专利登记薄副本是比专利证书更为重要的证据。因为,专利登记薄副本记载了专利授权之后,专利权属状况发生的改变。
(四)专利授权公告文本
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为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外观设计的为公告授权的图片或照片及简要说明。
(五)专利年费收据
证明专利持续有效。如果提供了专利登记薄副本,则可以不提供年费收据。
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如何打官司
如果是原告,首先要保证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授权且按时交纳年费;其次要对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进行检索,以确定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可以通过请求专利局出具检索报告来实现,一般需要1-3个月;再次就是调查取证,搜集侵权方生产、销售和使用专利产品的证据,比较关键的是将涉嫌侵权产品与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进行对比,看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覆盖了实用新型一项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如果完全覆盖则确定侵权,如果未覆盖看是否使用了等同技术特征替换。
实用新型专利是三种专利类型,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中的一种,国家之所以保护实用新型,主要在于鼓励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发明的创造,更快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起诉如何才能胜诉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