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时效以及取得时效是什么意思

我是网站访客2023-12-12 09:39:17234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8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取得时效取得时效是什么意思最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接下来就聊聊取得时效取得时效是什么意思,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取得时效的中断

时效中止是指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驶权利,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运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继续进行的情况,之前经过的期间与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但中止的情况只适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

时效中断是指因发生法定事由开始的时效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从时效中断时重新起算时效。之前经过的时效完全无效。

取得时效以及取得时效是什么意思

民法中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的区别

所谓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义务人将享有抗辩权,从而导致权利人无法胜诉的法律制度。所谓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是指无权占有人在法定条件下占有他人的动产、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期限后,将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和其他财产权。二者区别如下:

(1)二者的地位不同。我国实定法只规定了诉讼时效而未规定取得时效,同时社会主义法有意排斥取得试下。

(2)二者的法律效果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为行使权利的,义务人获得抗辩权从而致使权利人无法胜诉;取得时效经过,占有人自动取得占有财产的所有权和其他财产权。

(3)二者法律效果实现的路径不同。诉讼时效法律效果的实现需要义务人积极追求,否则不发生;取得时效的的法律效果无需占有人积极追求,时效经过则自动取得占有财产的所有权和其他财产权。

(4)制度设计的目的不同。诉讼时效意在促使权利人尽快行使其权利,保护义务人的时效利益和过去的法律关系;取得实效制度意在保持社会财产的流动性、物尽其用,保护现在的法律关系。

居住权取得时效是如何规定的呢

居住权取得时效一般是20-30年,即普通时效;无登记的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时效一般是5年,登记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一般是10年,即短期时效;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荒滩等不动产时效一般是30-40年,即长期时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取得实效和消灭时效分别是什么意思

取得时效即如果他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行使权利,已方就可依法取得该权利,而这个时间就是取得时效。消灭时效即如果已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该权利,而这个时间就是消灭时效。当然这个时间是有中止、中断以及延长的情况。我国只规定了消灭时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