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人约定分摊怎么弄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我是谁的客人呢2024-12-29 08:39:24295阅读0评论

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众乐多普法小编有幸给你分享被赡养人指定分摊赡养人约定分摊怎么弄,快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吧!

赡养老人分摊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赡养老人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就是由父母指定子女享受的分摊比例,赡养人约定分摊,就是子女之间协商出分摊比例。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固定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的扣除额度,或者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分摊数量和比例由协商决定,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被赡养人仅指纳税人的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或其他法定赡养人。这里说的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都是赡养支出的扣除范畴。只是分摊方式的确认人不同,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就是子女之间自己商议,在赡养支出在个税附加扣除中金额或比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人约定分摊和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赡养人约定分摊和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区别如下:

1、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就是由父母指定子女享受的分摊比例;

2、赡养人约定分摊就是子女之间协商出分摊比例。

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十条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分摊?

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老人支出专项附加扣除,一般由纳税人和其兄弟姐妹共同分摊,每个月扣除额度2000元;

一年不超过24000元,在这个额度范围内可进行平均分摊,也可以约定分摊等。

但是每位纳税人每个月分摊的扣税额度最高不能超过1000元,每年不能超过12000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赡养人约定分摊怎么弄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