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以及老年人再婚婚前财产另一方能继承吗
众乐多普法拥有很多精彩的文章,为迷茫的你指引方向,接下来介绍老年人再婚老年人再婚婚前财产另一方能继承吗,让你不再为生活和工作中阅读和查找资料而烦恼。
本文目录一览:
老年人再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分析:老年人再婚登记的注意事项有如下: 1、《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 2、户口本的婚姻状况栏应与本人现状一致,即未婚、离婚、丧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未变更的,本人页面上没有户口专用章,需要带来整个户口本,集体户口需要借出本人户口页面原件,复印集体户口首页,加盖管理部门印章; 3、临时身份证可以正式使用,但需要在有效期内; 4、申请补办结婚登记或复婚登记的,按结婚登记程序办理。还需要下面这些问题:1、要有正确的再婚动机。老人再婚原因或为孤独冷寂,或为料理生活,或为改善条件等等,孰是孰非,因各人情况不同,很难评说。但是,思想感情的一致,应当是重要条件。
2、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很多老年人丧偶后觉得空虚寂寞,经人介绍认识不错的异性后就开始交往。于是大批量的老人开始闪婚。这是不对的,任何婚姻都要以有感情基础为前提,否则婚姻不长久。
3、应考虑与对方在个性,情趣、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是否相投相合。情趣爱好牵涉到性格、文化修养,与劳动爱好有关。两个事业心都很强的人组织了家庭,双方人品都不错,但就是家庭生活不融洽,原因往往就在于情趣爱好,以及处理日常生活小事的冲突上。
4、要正确处理再婚后的亲属关系。俗话说,“将心比心”,“两好合一好”。如果彼此都将对方的老人和子女,视为自己的老人和子女,那么,就会避免许多繁杂的家务纠纷和矛盾。这一点,双方都应懂得,并作为处理家务的共同遵则。尽量获得子女的支持
在老人再婚的问题上,如果老人是有子女的,一定要获得子女的支持,否则就算结婚了,家庭关系也会很紧张。另外,老人如果生病了,真正去服侍的还是自己的子女,血缘的关系是割不断的。请尽量获得子女的支持,以及调解好后老伴和子女的关系。
5、要处理好家庭经济问题,财产问题要事先协商好。很多子女不同意老人再婚,就是因为有财产分割的问题。
法律依据:《婚姻登记条例》 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老人再婚,是领结婚证好,还是不领结婚证?
老人再婚,如果是因为爱情而结合的话,可以考虑领结婚证,如果只是想找个伴一起搭伙过日子的话,个人认为不领证也可以。毕竟两个人的感情基础若是比较薄弱的话,很有可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发生各种争吵,最终分道扬镳。此时若是没有婚姻捆绑的话,两个人的分开就比较容易一些。
对于老年人再婚,个人是秉持赞同意见的。毕竟老人家在失去伴侣之后,若是没有人陪伴在身旁,一个人孤苦无依的话,日子的确很难熬。此时的他们若是有机会遇到合适的伴侣,也可以跟对方在一起,这并不妨碍到年轻人。所以,老年人有再找伴侣的自由,但是关于是否有必要领结婚证的话,个人认为还是得从双方的家族进行考虑。
老年人再婚,会牵涉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彼此的财产问题,双方的家庭问题……等等。如果两个老年人只是搭伙过日子,可以考虑不必结婚,这样就不必要在老去之后出现财产分割的问题了。当然,老年人若是想以更正式的身份生活在一起,那么也是可以考虑结婚的。年轻人对于老年人的做法,可以给予商量,但一定不能够独裁专制。
老年人本来找伴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年轻人,可以帮忙介绍,也可以帮忙参谋,但是最终做决定的还应该是老人家自己。如果老人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好两个人之间的事,那就可以全权做决定。如果老人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那千万不要随意跟旁人领证,避免拖累自己的孩子。对于老人家而言,找伴侣重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权衡好利弊,再考虑是否有结婚的必要,这样的做法才是比较稳妥的。
老人再婚,应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什么办法?
老人再婚,应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什么办法?
因为都是老人了,双方都会有自己的孩子。两位老人在一起后,赡养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夫妻有互相帮助的义务。老年人由于各种身体机能的下降,在生活上需要更多的照顾。再婚老年夫妇的互助能力自然不比年轻夫妇强。照顾老人的义务应该更多地落在子女身上。
父母再婚后,有些子女与父母的配偶没有感情基础,很难建立和谐的关系。一些子女推卸责任,不愿意继续承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对父母再婚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老人身体不好,平时生病住院。这笔费用如何处理,婚前要和双方孩子约定。《婚姻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婚姻关系的变化而终止。"
再婚老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财产问题:签物业协议。具体约定双方婚前财产、再婚后生活、医疗、子女关系等财产返还房屋。这是再婚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也是对双方子女的约定。
立遗嘱。对于老年人再婚前的个人财产,双方子女可以依法继承。对于再婚老人形成的已婚夫妇共同财产,双方子女有权相互继承。所以为了让双方子女产生矛盾,可以先立遗嘱,在遗嘱中明确财产分配。
故意监护。有意监护是指老年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以书面形式指定一人作为其监护人,照顾其生活,处分其财产和权利。
进行财产信托。如果再婚老人家庭有很多资产,为了避免再婚后的纠纷,可以进行财产信托。委托人交付其合法拥有的财产或财产权利(包括各种动产、不动产及其他权益等。)向信托公司设立信托,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和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