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坐电动轮椅出游,交警律师纷纷回应,你对该事件怎么看?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三位健全的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在济南大明湖景区游玩。他们表示,坐电动轮椅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欣赏美景,还很有趣。

这不是个例。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年轻人晒出了自己坐电动轮椅的照片和视频,有的是为了省力游西湖,有的是为了方便上下班,有的甚至是为了享受电动轮椅的各种功能和特权。


对于这种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这是年轻人的创意和乐趣,没有什么不妥;有些人认为,这是年轻人的懒惰和无知,浪费了资源和空间;还有些人认为,这是年轻人的无奈和无助,反映了社会的问题和压力。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坐电动轮椅出游是否违规呢?北京交管12123的答复是:“目前,纳入交规管理的只有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俗称残摩),这类车主要以汽油作为燃料,需要进行登记。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法律规定下,身体健康的年轻人驾驶电动轮椅进入公共道路,并不构成违法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电动轮椅。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闫兵表示,“如身体健康的人驾驶电动轮椅上路,目前只能从道德层面评价。”
从道德层面来看,年轻人坐电动轮椅出游是否合适呢?这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出于好奇或玩乐的心态,而且没有影响其他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也没有占用残疾人专用设施和资源,那么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个性化的选择和表达。但如果是出于懒惰或无聊的心态,而且造成了交通拥堵或安全隐患,或者抢占了残疾人应有的权益和尊严,那么就不能被接受和容忍。

电动轮椅本来是为了服务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设计的一种医疗器械,它的使用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年轻人坐电动轮椅出游,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动机,但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和社会的公序良俗,不要滥用或滋扰这一特殊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