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民法典以及民法典,劳动合同

普法使者陈光辉2024-06-21 11:22:50413阅读5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众乐多普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劳动合同民法典民法典,劳动合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民法典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建立的基础应该是民法典,民法典与劳动合同法都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双方就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发生纠纷的,民法典里面没有适用条款的,则应该以劳动合同法作为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六条 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示法人登记的有关信息。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民法典以及民法典,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适用民法典吗?民法典侵权编里关于劳动侵权的规定是怎么回事?

劳动合同不适用《民法典》,调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1.通说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不同于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两个部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

劳动法是主要调整关于劳动关系及由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障法是调整关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合同虽然签约主体在签约时地位平等,但形成劳动关系后,双方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民法典中的各个合同,合同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民法典》中列举了那么多有名合同,比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社会生活中非常常用的合同,但没有列举社会生活中常用的劳动合同,可见立法者并未将劳动合同纳入民法调整范畴。

2.如何理解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有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这里规定的是用人单位的侵权责任问题,因用人单位是一个法人,其具体的民事行为是通过具体的自然人实施的。因此,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也必定是通过具体自然人来实施的。这个规定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以该员工未经过公司授权等理由逃避责任。第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地位是地位平等的民事关系。

那么如何理解“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合同关系范畴外,可以形成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合同关系范畴内,受劳动合同法调整,是一种劳动关系。

劳动者在工作中侵犯第三人权利,此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劳动者行为侵犯第三人权益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适用侵权责任,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以民法典为依据提起民事诉讼。同时劳动者的行为也可以认为是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可以以劳动合同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依据,依法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

也就是说,劳动者在执行工作任务时侵犯第三人权益时,因双方法律关系的双重性,涉及到请求权竞合,用人单位可以侵权责任为依据,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也可以以劳动合同为依据要求赔偿损失。

3.如何理解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的制定依据列明了《民法典》的问题。

2023 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3 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开头写道“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该解释出台后,有人认为该司法解释表明劳动合同今后受民法调整。

但是,我国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任何机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均不能改变立法部门的划分及立法的基本框架。只要立法部门没有发声,劳动合同法不属于民法的一部分,劳动合同不受民法典调整

总之,我国立法部门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单独立法,也没有将劳动合同纳入《民法典》之中,而且对劳动争议专门设置了不同于普通民事关系的劳动仲裁制度。所以,劳动合同不受民法典调整应是确定的。至于《民法典》中关于劳动侵权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一个劳动关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劳动关系属于合同关系(并非民事合同),侵权责任则属于民事关系。

民法典包含劳动合同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有七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目的在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劳动合同法 民法 劳动合同法属于民法吗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畴。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我国现行立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观点,认为《民法通则》是民法这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属于大民法的范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