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返还政策和企业税收
众乐多普法拥有很多精彩的文章,为迷茫的你指引方向,接下来介绍企业税收企业税收返还政策,让你不再为生活和工作中阅读和查找资料而烦恼。
企业的税收有哪些?
企业应当缴纳税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应纳城建税;应纳教育费附加;营业税;其他。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企业税收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企业主要交的税费:1、营业税=服务业收入×税率为5%(适合有服务业的企业)(月报);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3%(适合小规模纳税人)(月报);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17%-进货金额(不含税)×17%(适合一般纳税人)(月报);2、应纳城建税=应纳增值税+营业税×7%(月报);3、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3%(月报);4、堤围防护费:营业收入×0.1%(各地征收标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征收)(月报);应纳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2%((各地征收标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征收)(月报);5、所得税=利润总额×税率为25%(季报);(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6、个人所得税(月报);实行代扣代缴,不管工资薪金是否超过2000元都要实行全员全额申报。应交个人所得税(按个人工资薪金计算交纳的个人应交的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企业的税收是怎么算的
由问题的条件可以看出单位是营业税纳税人而不是增值税纳税人,并且是按5%的税率缴纳的。
按问问题例子核算一下,根据公司法规定的税费有:
城建税:5000*7%=350 (各地税率不一)
教育费附加:5000*3%=150
地方教育费附加:5000*1%=50(有的地区无)
其他地方性基金:100000*0.05%=50
题目中所谓的赚100万,是指收入-成本-税金-费用后的剩余,即纯利,还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对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由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以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为计算依据的,而各项收入又有其跨年度实现的客观情况,因此,为了准确确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实现的收入额,税法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参考资料: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