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事件以及滴滴顺风车事件公关对策

法律顾问大白天2025-03-23 08:04:30209阅读5评论

众乐多普法和大家一起分享滴滴顺风车事件滴滴顺风车事件公关对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滴滴事件的来龙去脉?

来龙去脉如下:

1、6月30日,滴滴在美国悄然上市,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当天收盘4400亿,创始人程维身价超300亿,总裁柳青70亿,随之出现的是另外一个名字,软银(Softbank),赚了110亿(占股21.5%)。

2、7月2日,也就是滴滴上市第三天,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 停止新用户注册。

3、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知全国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4、7月9日,“滴滴出行”全网下架后,旗下另外25款App也被下架,涉及顺风车、代驾、配送、Uber等品牌。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表示:滴滴诚恳接受并坚决服从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深入排查、认真整改存在存在的所有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5、美国多家媒体报道,包括罗森律师事务所在内的多家律师事务所,正准备对滴滴采取集体诉讼。从“低调”上市到被“高调”下架,从资本的宠儿到面临集体起诉。不管结果如何,对滴滴来说都是雪上加霜,滴滴未来形式不容乐观。

滴滴顺风车事件以及滴滴顺风车事件公关对策

滴滴司机杀人案回顾:23岁少女搭乘顺风车,被变态司机奸杀,结果怎样?

2018年8月24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一名23岁少女赵某某坐滴滴顺风车遇害,受害者途中曾向朋友发送“救命、抢救”等消息,然后失联,朋友报警。25日一早,警方发布消息,找到了受害者赵某某的尸体,赵某某全身多处伤痕,被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奸杀。

2018年8月24日,阳光明媚的一天,乐清的一位23岁的小姑娘赵某某打算从飞虹南路搭车去永嘉上塘找自己的朋友,她满怀着与朋友相聚、畅谈的期待,可是没想到的是,一出惨剧即将发生在她的身上。

她在网上叫了一辆顺风车,本以为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很快就能过去,马上就能和朋友见面,没想到的是,司机对她起了歹心。

犯案司机名钟某,男,1991年6月出生,汉族,中专学历,在学校就不老实,毕业之后也经常跟社会上的人鬼混,嗜赌成性,没有正经工作,平日里靠开网约车维持生计,由于赌博欠债后,产生劫取女乘客钱财之念,并准备了尖刀、头套、胶带等作案工具。

在钟某接到受害者赵某某之前,钟某曾通过软件联系过赵某某,想借通过微信另行结算为由让受害者取消订单,以逃避监管,被赵某某拒绝。当日13时28分许,钟某接上赵某某,赵某某上车后一直与其朋友保持联系。

据息,受害者赵某某在大约在两点十分左右给好友发的微信中提到“司机开的山路没有一辆车,有点怕”,约在两点十五分左右给另一好友发的微信中提到“救命、抢救”,随后失联。朋友立刻报警,并联系滴滴公司,想借助滴滴公司找到司机的联系方式,但并没有得到有效回复。

次日,警方发现在某悬崖斜坡下发现赵某某遗体,经调查确认,赵某某被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强奸后残忍杀害。

2018年8月25日凌晨4时许,乐清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钟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其交代,他将受害人带至乐清市淡溪镇上江岙村附近山路,停车拿出尖刀威胁赵某某,划伤赵某某的左手,用胶带捆住赵某某的四肢,并将赵某某手机支付宝账户中的9000元钱转入自己的银行账户。

随后其继续驾车行至淡溪镇石角龙村附近路段,在轿车后排座强行奸淫赵某某。事后由于害怕罪行败露,钟某用手掐住赵某某颈部,持尖刀朝赵某某颈部捅刺数刀,致赵某某右侧颈外动脉断裂大出血而死亡。钟某将赵某某的尸体抛于路边的悬崖斜坡下,弃车而逃。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后向钟某进行了宣告,并于2019年8月30日下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钟某由于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依法予以并罚,并且其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应依法严惩,最终其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死刑。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花季少女,因为不正规的网约车,香消玉殒,只能说这件事的发生,滴滴公司的不作为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怕鬼,只怕人心像鬼。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我们正常人是无从可知的,在这里小编只能提醒大家,尤其是各位女性读者,不要搭不正规的网约车,外出游玩一定保护好自己,最好还是找个伴结伴出行,生命可贵,望伊(君)珍惜。

滴滴顺风车合法吗2023

开封通许县顺风车主李军(化名)通过滴滴出行接单,将合乘者送至开封北站后,被开封市交通运输局以非法运营为由当场罚扣。

“跑一趟顺风收入几十块,非法营运不仅查扣车辆,还要罚款三万,滴滴是正规公司,顺风车还是国家提倡的,怎么就成非法营运了呢?”面对处罚,常先生开始和有关部门争辩。

无业车主注册顺风车 不料受到重罚

2023年4月底,李军先生在媒体上看到滴滴顺风车业务在郑州、开封、洛阳等多个城市重启,这让他灵机一动,何不注册成为顺风车主呢?

李先生说:“2023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很大,我一直无业在家,没有收入来源,再加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生活压力比较大,允许复工后,我经常到开封看看情况,想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成为顺风车主,一来可以节省出行成本,二来可以尝试下新鲜事物。”

5月8日9:40,李先生在滴滴出行软件上,通过了顺风车车主审核。

5月9日8:25,他到开封市办事,路线为从通许县艾丽酒店到开封市,他在滴滴出行顺风车业务里面接收了一名去开封北站的合乘者,均按软件提示操作,9:40左右,他和合乘者到达合乘乘客的目的地开封北站进站口。

令他没想到的是,开封市交通运输局的执法人员当场扣下车辆,理由是他在未取得相关证件的情况下,非法运营,在录完口供,按完手印后,并执法人员向他下达了《交通运输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暂扣车辆,并罚款3万元。执法人员还告诉他:“若不服,三天内可以进行申诉,其受到处罚的情况要向滴滴出行平台报备。”

“我跑这一趟滴滴顺风车显示的收费是47.5元,怎么能罚我三万?何况我不是网约车,怎么会成为非法营运呢?"常先生又气又急。

滴滴顺风车平台显示,李军从艾丽酒店通许分店到开封北站收费47.5元

滴滴顺风未在开封备案 滴滴公司不承担罚金

当日9:53,李军向滴滴出行平台报备了相关信息,滴滴客服告知他在24小时内平台会有人联系自己。

直到5月11日16:04,李军才接到了滴滴客服来电,客服告诉他:顺风车业务,跟快车、专车、出租车等网约车性质不一样,并让他去行政复议。

5月12日,李军来到开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法制科,咨询网约车和顺风车的区别,法制科人员回复并不清楚,并打电话到违章处理处询问。违章处理处回复,滴滴顺风车并没有在开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备案,而且网约车也需要办理相关证件。

当天下午,李军再次跟滴滴客服联系,说明和道路运输管理局沟通的情况。

5月13日,滴滴客服来电告知自己滴滴出行顺风车业务是合法的,不属于非法营运,且有备案,仍坚持让行政复议,并表明罚金滴滴公司不承担。

然而,李军再次和开封市道路交通运输局沟通后得知,申请行政复议也需要先接受处罚,若对处罚有异议,在处罚完毕后才可申请行政复议!

“滴滴平台没有在开封备案,道路运输管理局不应该处罚滴滴吗?为什么要处理我个人,滴滴是国家承认的企业,我在上面注册又有什么问题呢?难道在滴滴平台顺风车上注册的开封车主岂不都成了非法营运?本来我就没工作,现在一下要罚3万,这钱我从哪儿弄啊?”李先生欲哭无泪。

顺风车在开封运营需要备案 否则违法

李军先生查阅了顺风车的定义:私人小客车合乘,也就是俗称的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出行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出行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合乘部分的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从性质上来看,顺风车是由合乘出行提供者、合乘者及合乘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合乘平台”)各方自愿、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事行为,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行为。相关权利、义务及安全责任事故等责任由合乘各方依法、依约自行承担。

李军说:“现在有一个矛盾,滴滴出行解释了顺风车不属于非法营运,不需要办营运证;而开封市车辆运输局说是顺风车也要办证,不办证也属于非法营运!我现在搞不清楚到底哪个说的是对的。”

李军接到的交通运输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

5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法制科,法制科同志介绍了在该起事件中,执法人员的依据:2019年12月28日由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6号)第三十八条,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2016年12月30日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封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汴政办〔2016〕165号),在本市开展合乘信息服务的合乘平台,应在开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备案,并实时、完整的提供合成数据。通俗的来讲,就是指滴滴顺风平台要在开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备案,才能够提供服务。

执法人员还表示,李军来访时,他们还告诉他滴滴顺风平台给车主有承诺,在未备案城市,运管部门对顺风车主不处罚,如果处罚,罚金由滴滴公司承担。但李军和滴滴公司沟通时,并未告知

滴滴顺风车“改头换面”:柳青开启“共享公交”,价格低近10倍

我们都知道,最近ofo小黄车的退押金事件,闹得众人皆知,一下子又把共享经济推上了“风口浪尖”。人们都说共享经济存在即合理,但是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共享经济想要长期有效的发展,还是需要在盈利和共享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不然伤了创业团队,伤了投资人,伤了自己,最后也会伤了用户。所以说,滴滴打车虽然有几次事故,但是总体来说建立在方便大家的基础上,还能够让盈利来维持公司的发展,这点才是一个企业长期为用户负责的基石。

滴滴顺风车发生的“空姐事件”,以及之后所发生的客服冷漠对待事件等发酵的强大的舆论,让滴滴从最开始的不重视,到后来的积极面对。但是这波网友们的力量真是强大,没隔几天,滴滴顺风车已经被无限期下架。而在下架的同时,不管是程维还是柳青,都在想方设法的想要恢复上线顺风车。首先是在线上做舆论调研,然后在2018年10月份的时候,召开滴滴司机座谈会,但是会议内容,并没有像滴滴所说的:“已经得到用户和司机的认可”,所有滴滴顺风车上线成为了无限期的期待。

我们都知道,大数据分析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滴滴在顺风车还在的时候,被要求开放滴滴打车司机行驶轨迹的接口,滴滴一直不肯。其一:这是滴滴的商业数据,其二这个数据开放给别人,就像滴滴花了几年的心血做的数据中心,送给了别人。但是滴滴没想到的是,滴滴的数据虽然在,但是这些数据却不能支撑起来滴滴对于乘客和司机的安全责任。不过,基于多年的滴滴顺风车的数据,滴滴大数据分析部在研究之后发现,这些顺风车80%以上可以归纳为某些路线。

滴滴打车大数据分析部门,针对南京在2014年-2018年的顺风车数据,以重合度最高的路线标记显示出来。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第一、分析出来这些重合度最高的路线中,可以规划为几个能够满足更多人乘车;第二、又能够用最少的公共 汽车 来运维,第三、根据出行的时段,舍弃老套的固定发车频次,而是动态的根据高峰期来提高/降低发车频次。而这一次首先就跟南京的公交集团进行合作。

经过笔者体验,笔者先用滴滴打车的快车,输入起始点和目的地之后,发现价格是50。笔者随后预约了共享公交,看到已经开通了120条共享公交的定制路线,笔者等待了大概6分钟(早高峰时期)就能上车。等到笔者下车的时候,算了下时段,比平时 做公交车 时间少了40%,同时只用了5块多,比打快车便宜了近10倍。而且这种乘车方式更安全。在未来,滴滴还会在贵阳、桂林、深圳等地开通试运营,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滴滴共享公交是一个可行的共享方案吗?

从上市到下架仅4天,滴滴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被要求下架,这无疑是上周末最大的瓜了。

消息一出,瞬间引爆互联网圈。

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划重点"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 。

整条通告不过百余字,但绝对符合我们平时说的那句话:“新闻越短,事情越大。”

我们先来捋一捋,这几天滴滴都发生了哪些事。

美东时间6月30日,滴滴正式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其他上市公司不一样的是,滴滴仅用了20天就完成了交表和上市,“火速”完成了上市流程,没有对外的媒体发布会,也没有上市敲钟仪式,作为今年互联网最受关注的IPO之一,滴滴选择“悄悄”上市。

然而7月2日,网信办就发布了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到7月4日就被网信办勒令下架“滴滴出行”APP。

从上市到下架仅仅4天,滴滴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一、滴滴发展史

2012年07月10日,北京小桔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广,09月09日在北京上线。

2014年08月19日,滴滴专车在北京公测,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务约租车群体。

2015年05月07日,滴滴快车在杭州上线,定位优惠出行服务。

2015年06月0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定位于共享出行服务,定价比滴滴快车低。

2015年07月28日,滴滴代驾宣布上线。

2016年06月01日,滴滴巴士战略升级为“滴滴公交”。

2016年08月,滴滴租车业务在上海测试运营。

2016年12月15日滴滴小巴正式上线。

2023年06月23日,为成都和杭州的用户提供滴滴同城货运的服务。

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国内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司机。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滴滴的业务覆盖范围相当广泛,公司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就基本垄断了出行行业。

客观地说,滴滴的出现对于我们的出行确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对于 社会 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

但是另一方面,滴滴曾因为乘客安全得不到保障、司机与平台之间抽成比例不合理、涉嫌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多次约谈。

作为一款几乎是打车必备的全民软件,滴滴无疑是掌握各种信息的集大成者和存储中枢。

小到网约车司机的经济收入、车牌情况、中到乘客的电话、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大到错综复杂的红灯绿灯、行驶路线等,都是滴滴的盘中餐、碗中肉。

二、保护个人信息有多困难

此次,国家网信办的通报在第一时间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

滴滴出行据报道占有中国网络叫车至少80%的市场份额,无数人在使用它,滴滴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公众当然很关心。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的 科技 发展十分迅速,在互联网时代之下,数据泄漏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在庞大的数据网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还包括了整个国家的安全。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方便,但不知不觉之中,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变得非常脆弱。

滴滴出行属于网络高 科技 公司,它对在中国普及网络叫车服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它无疑也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中掌握个人出行信息最详细的。

滴滴此次因为违法收集信息遭整改,暴露出一个问题——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这一大难题。

现在,APP不仅可以获取用户的手机号、名字、性别等基本信息,还可以通过访问通讯录、存储位置来获取用户联系人和其他敏感信息。

不仅如此,像滴滴这类出行软件,不仅有机会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还有机会收集家庭、公司住址和常去的地点等行程信息。

网信办的通报指出滴滴出行“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很让人担心。

并且滴滴出行似乎已经有能力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这对个人来说当然构成了潜在信息风险。

表面上看这次事件是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执行力度上来看,比之前查阿里和美团的那次力度更大一些。

蚂蚁被踩,阿里 、 美团 、 腾讯被罚,卖菜团购平台被批、滴滴下架。原来的备受推崇的互联网生态如今却是步步惊心 , 背后反映的是国家的意志 , 体现的是政策的导向。

希望滴滴出行真的可以认真整改。

以上仅代表大雄个人观点。

对于此次滴滴下架小伙伴们什么看法呢?评论区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