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是按照什么价格算的以及契税计税价格是什么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1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契税是按照什么价格算的契税计税价格是什么最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接下来就聊聊契税是按照什么价格算的契税计税价格是什么,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契税是怎么算的
- 2、契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怎么算
- 3、契税怎么算
契税是怎么算的
契税是在房地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由承受人缴纳的一种税。契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3%~5%。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3%~5%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新房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二手房应纳税额=二手房税率×房地产评估价。
如果是首套房的话,建筑面积小于90米的,交纳总房款1%的契税;建筑面积在90-144平米的,交纳总房款1.5%的契税;建筑面积在144平米以上的,交纳总房款3%的契税;如果是二套房的话,不管面积大小统一为总房款的3%。
一般契税的顺序是购房-交首付-办理贷款-贷款审批-审批合格-进入交房流程。但是有的外行步骤不是很严谨,所以大致就是贷款批下来之后,开发商打电话让你去交房,这时候需要去审批核心交契税。如果不是个人购房,还需要交印花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3—5%。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契税应纳税额,依照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税率和第四条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征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怎么算
一、正面回答
契税在计算的时候依据有契税按照成交价的3-5%在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交纳,其应纳金额=成交价×适用税率。
二、分析详情
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契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动产的价格。由于_地、房屋权属转移_式不同,定价_法不同,因_具体计税依据视不同情况_决
定。国有_地使_权出让、_地使_权出售、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成交价格是指_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者应交付的货币、实物、_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由征收机关参照_地使_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三、房屋的价格征收
为了避免偷、逃税款,税定,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_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_地使_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_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核定计税依据。
契税怎么算
房产契税按照3—5%的税率缴纳。房产契税应在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向契税征收机关交纳。
【法律依据】
《契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3—5%。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八条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第九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