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

法律援助熟读法律知识2024-10-09 14:56:03228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0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众乐多普法和大家一起分享现代公民意识公民的意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如何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要使自己的子女长大后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如果说,公民是指具有一定国籍、并依据本国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受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人。那么,让孩子自觉地懂得做这样一个人的道理,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我们培养的是中国的公民,因此,让孩子意识到,我国公民所做的一切,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依据中国宪法的规定。培养公民意识,固然要宣传公民享受宪法规定中的一切权利,但孩子毕竟还没有取得公民权,他们属于“准公民”。因此,更多的是要对孩子灌输一点公民的义务。公民教育的目标,当然与整个国民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从内容上说,就是德、智、体、美、劳,这是做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条件。

在树立公民意识观念的过程中,不能光唱喜歌,还要向孩子们多讲困难,家长不应该对孩子有过多的娇惯。我们未来的公民,要逐步树立忧国忧民、艰苦创业的志向和奋发上进的志气。

公民的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和核心观念的认识与理解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

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

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

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公民不仅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公民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扩展资料:

大众的公民意识淡薄,关于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也与时代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意识滑坡。

目前社会的道德现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无道德”,一些人不讲道德、漠视道德、反对道德。在民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官场,贪污腐败、欺上瞒下。一些人没有良心,也就是没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

2、法律意识不足。

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也不清楚自己的义务。

3、责任意识欠缺。

只图自己生活安逸、舒适,不管自己的行为给环境和他人带来的伤害。

4、信仰意识缺失。

一是没有真正的信仰;二是迷信。现在很多人虽然没有真正的信仰,但迷信,他们相信算命、风水、鬼神乃至邪教,不断地烧香、下跪等,以此消灾祈福。

参考资料: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人民网

如何进行现代公民意识教育

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近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唤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显然要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这事意义重大。李慎之先生甚至这样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见《改革》1999年第三期) 那么,这“公民意识”是什么?或者说,培养什么样的公民意识?读过一些报刊上的文章之后,感觉似乎公民意识的内涵就是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等等。当然,也有人强调大问题,如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无私奉献„„有一句话好像已成共识:“中国人的素质太低!”那么,低在哪里?回答又似乎就是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满嘴脏话等等。这些都不错,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举止,虽然不是大事,却直接暴露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甚至使一切对五千年文明的夸耀都成为一种讽刺。几年之后,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为了不给世界留下一个未开化民族的形象,就是临时抱佛脚,也一定要把中国——至少是首善之区北京弄出个文明样子,因此,提高公民起码的道德修养就成了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

这一切很有必要,但认真一想,却并非公民意识的根本。公民意识的核心何在?根据国内流行的辞书解释,公民就是“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1996)也就是说,公民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无法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确立。这也许是人的一种宿命:无法拒绝一切社会组织而孤立地生存,而是必然要生活于各种关系组成的群体环境之中。因此,人就必须面对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一系列关系。公民,意味着一个人在与他所属国家关系中的一种身份。因此,谈到公民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应该是懂得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什么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懂得个人在这种关系中的地位和应有的权利。 恰恰是在这个方面,我们历史悠久的本土传统没有提供什么资源。

何谓“公民”?我们历史悠久的本土传统没有提供什么资源。我们有的是“臣民”,“子民”,“顺民”,几千年的传统根深蒂固;我们也不乏“暴民”传统,一代又一代后继有人;却唯独没有“公民”。正如顾准在他的研究中所发现的:“‘公民’、‘公民权’等等,不见于我国古代,也不见于埃及、两河流域等早于古希腊或与古希腊同时的‘东方’各帝国。”(《顾准文集》,P74,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专制主义统治下形成的传统观念能够轻易地制造一代又一代卑微的“草民”和逆来顺受的“顺民”;专制统治本身也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揭竿而起的“暴民”,却不能培育出“公民”,更无法培养出现代公民。那些口口声声“吾皇圣明,奴才该死”的“臣民”显然不是现代公民。那些动不动以“杀富济贫”相号召而满脑子都是“彼可取而代也”的“暴民”显然也不是现代公民。 现代公民应该能够走出专制主义造就的“顺民”与“暴民”的传统笼罩。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就应该有助于从“臣民”、“暴民”走向“公民”。从“臣民”、“暴民”到“公民”,关键就在于公民权利意识的确立。

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就是这种权利意识。懂得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什么是自己的义务,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也知道尊重别人的权利,这是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最基本的常识。反之,不珍视自己的权利,也不尊重别人的权利,是缺乏公民意识的集中表现。中国人所欠缺的,正是这种权利意识。

以我和我的同代人为例,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服从和奉献的教育: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热爱国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为革命献青春„„社会规定了一系列守则,要我们无条件地服从,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我们去奉献,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自己拥有什么权利,更不曾告诉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从未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所以也不知道尊重别人的权利。所以,当一群又一群戴上红袖章走进社会的时候,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闯入民宅,把一个个家庭抄个底朝天,也能够高喊着“砸烂狗头”的口号把自己的老师打翻在地。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德”是第一位的。但是,众所周知,结果是越强调这种“思想品德教育”,人的思想品德就越糟糕,社会道德就越堕落。 我们曾经主动或被动地“斗私批修”,树立“大公无私”的世界观,也曾被教育如何把自己应有的权利看作救世主的恩赐。比如,新工人第一次拿到工资,要在书记的带领下到伟大领袖像前三鞠躬,似乎那工资不是劳动报酬,而是领袖的恩赐。经过这样一种努力培养,一代人大都有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却对个人权利茫然无知。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如此。尤其是那些终日辛劳的农民父老,他们知道的是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交皇粮”。这是“王法”,没商量。而在年关之际,“特困户”有时会迎来“送温暖”的领导,说几句什么关怀之类的话,送一个小小的红包,他们就感动得五体投地了。他们很少想到,他们接过的那几张钞票,其实还是他们自己作为纳税人上缴的血汗钱,不过是在养活了庞大的国家机器甚至让贪官污吏任意挥霍之后的一点点剩余。 为了便于领导,一些人往往有意识地继续强化他们无私奉献的美德。为了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形象,当然可以要求人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让那些习惯于光背的“膀爷”穿了背心再上街。但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先应该重视的,还是公民的权利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哪些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

1. 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 监督意识.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 责任意识.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如纳税)

4. 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