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是罪名和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普法使者陈光辉2025-02-19 16:35:14166阅读0评论

有缘千里来相见,希望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防卫过当是罪名能很好的解决你要查找的问题!众乐多普法和你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1)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2)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不能是故意。(3)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4)防卫过当都是故意犯罪,因为防卫过当是故意造成的损害。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有哪些

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疏忽大意过失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全面过失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不能是故意;

三,过失与间接故意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

四,过失与故意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任何种类的过失和故意。

扩展资料:

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首先,防卫过当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要正确理解“明显”含义二字,应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防卫行为大大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范畴,例如:防卫人采取击伤不法偷窃者就是以制止偷窃这种不法侵害为限度,但如果采取了杀死偷窃者这种情况就超越防卫目的和防卫尺度,就应属于“明显”范畴。

第二,防卫强度大大超出了性质一般的不法侵害的强度。这主要应从防卫人所采用的防卫手段的强度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等因素对比来判断。

防卫过当的防卫行为造成了重大损害结果,防卫结果是否构成“重大损害”,是区分防卫行为是否过当的主要因素,正当防卫与不法侵害是完全对立的,不造成不法侵害人一定的损害,是不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的,超过必要的限度,致人重伤死亡的,就是造成重大损害。

参考资料来源: -防卫过当

过当防卫定什么罪

正当防卫过当一般会按照过失致人重伤或过失致人死亡定罪。正当防卫过当是指行为人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重大损害,所以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本身不是一项罪名,对于防卫过当,应当根据防卫人的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防卫过当是罪名和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