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保证责任 保证责任分为哪几种

民法典熟客五一天2025-08-13 08:18:50234阅读0评论

保证责任保证责任分为哪几种最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接下来就聊聊保证责任保证责任分为哪几种,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保证责任的责任范围包括什么?

1、有限保证

有限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在约定的限度内承担保证责任,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保证债务范围的保证。因保证债务独立于主债务,因而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债务的范围。但当事人约定的保证债务不得大于或强于主债务。当事人对保证责任的范围有明确约定的,保证人仅在约定的限度内承担保证责任,对超出约定范围的债务,保证人不负保证责任。例如,当事人约定保证人仅担保主债务的本金清偿的,保证人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仅就主债务人对主债务本金的清偿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主债务的利息清偿等,则不负保证责任。

2、无限保证

无限保证,是指保证人对主债务人的全部债务清偿而非部分债务的清偿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担保法》第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依此规定,保证合同中约定了担保范围的,为有限保证;保证合同中对担保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为无限保证。无限保证的保证担保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主债权。主债权是于保证合同成立时债权人对主债务人享有的债权。保证人仅对保证合同成立时主债务人的全部债务负保证责任。保证合同成立后,主债权数额减少的,保证担保范围也相应减少;主债权数额增加的,保证担保的范围不能随之扩大。

一般来说,被保证的主债权应是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清偿的债务。但依《担保法解释》第35条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依此规定,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主债权担保的,保证人仍应就约定的担保数额承担保证责任。

(2)利息。利息既包括法定利息,也包括约定利息。但是,约定利息是由当事人另外约定的,而非主债务当然发生的从债务,因此,对于保证成立后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增加的利息不在担保范围之内,只有于保证成立时约定的利息才能列入保证债务范围。但债权人与主债务人间约定的利息高于法律最高限度的,超过的高息不受法律保护,当然不在担保范围内。

(3)违约金。违约金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于债务人违约时应给付债权人的款项。违约金债务是主债务的从债务,违约金债权是主债权的从债权,当然也在担保责任的范围之内。但是,只有于保证合同成立时约定为主债务人应付的违约金才在保证责任范围内,债务人与债权人于保证合同成立后新约定的违约金不应在保证责任范围内。

(4)损害赔偿金。损害赔偿金是指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应向债权人偿付的款项。由于损害赔偿债权是因主债权未受偿而发生的债权,本是保障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因此也在担保范围之内。只要是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造成的,不论因迟延履行还是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而发生的损害赔偿债务,均在保证债务范围内。当然,非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而发生主债务不履行的,因主债务人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保证人也不负保证责任。

(5)实现债权的费用。实现债权的费用是债权人为实现债权而支付的费用,是从属于主债务的必要负担。实现债权的费用由于是债权人实现其利益所必需的,也是保证人设定保证债务时应当预见的,因此也在保证责任范围内。债权人为请求债务人履行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包括诉讼费用等,都应在保证债务范围内。

以上就是 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保证责任资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保证责任一般来说所应当规定的内容有主债权,违约金,利息,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以及相应的保证行为

民法典》规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如何确定

保 证人 的保证责任应当是根据 保证合同 的约定确认,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 连带责任保证 ,如果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对债务 承担连带责任 的则属于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 债务 方全部或部分履行 合同债务 的担保方式。 《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 债务人 对 债务承担 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 债权人 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及保证责任 保证责任分为哪几种

保证责任如何承担

保证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则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种是连带责任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在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债务具有补充性,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债务不具有补充性,而具有赔偿性,保证人亦无先诉抗辩权。即使主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债权人要求主债务人履行之前,便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也不得拒绝履行保证义务。因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保证人以何种方式承担保证责任,一般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承担何种保证责任,这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一直采取推定为保证人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五条 保证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责任的责任范围

保证责任的范围包括:主债权的全部;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实现债权的费用,如代理费用、公证费用、诉讼费用等。若是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对保证责任范围的约定应以主债务为限,超过主债务的部分,保证人无需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一条

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