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与立功及自首立功认罪认罚减刑具体怎样叠加算的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7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自首与立功自首立功认罪认罚减刑具体怎样叠加算的最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接下来就聊聊自首与立功自首立功认罪认罚减刑具体怎样叠加算的,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自首与立功的区别
立功和自首的区别有:自首是犯罪人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下,如实供述本人的犯罪事实并自首。立功是揭露他人的犯罪行为,以核实事实或提供重要线索,能够发现他人的犯罪行为。
自首和立功的区别主要有:成立要件不同。通过提供重要线索从而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从而得使案件得以侦破的行为。法律效果不同。
自首和立功都是法定的量刑情节,但具有以下区别:首先,成立要件不同: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本人犯罪事实,成立自首;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成立立功。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自首重大立功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法律明确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少基准刑的70%以上。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按照《刑法》第68条第2款的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68条规定:“犯罪后自首又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处罚自首犯罪的原则和基本的出发点。
自首和立功司法解释的区别是什么
1、自首和立功的区别主要有:成立要件不同。通过提供重要线索从而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从而得使案件得以侦破的行为。法律效果不同。
2、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自首立功是我国刑法中赋予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罚或者豁免处罚的一种情节。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前,自动到公安、检察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行为。
自首立功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关于办理自首立功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规定了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自首立功是刑法中的一种从轻处罚情节,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前,自愿投案,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找出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其可减轻或豁免犯罪嫌疑人的处罚。
法律分析:为正确认定自首和立功,对具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依法适用刑罚,现就具体应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自首是指罪犯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投案,老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从而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而立功,则是指犯罪分子通过提供重要线索从而_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从而得使案件得以侦破的行为。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